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可以說才剛剛開始
潘老師最近上了一檔綜藝節目《向往的生活》,憑借木工功底成功圈粉很多人,他也一直是地產界的大佬。最近他又談到了中國房地產市場,他說20年之前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只有5.7平,這樣的面積下生存是不舒適的,所以房地產還是剛需,我們還需要更大的住房面積。 2019年開年就有經濟學家,預測放緩的跡象與經濟前景不確定有關係,如果就業前景良好,工資增長不俗,借貸成本相對降低,未來可持續生長。 而到了2019年,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37平,這已經是一個相對飽和的面積了,因為已經和發達國家一樣了,所以,今時今日,中國的房地產已經不是剛需了,無論是住宅、還是養老或是旅遊都已經不是剛需了。 在20多年前,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可以說才剛剛開始,就算是在農村的我小時候住的房子也是非常小的,人均面積確實很小,而在城鎮高樓大廈還沒有完全建起來,很多人都是擠著住的,記得第一來長沙,那時候還很小,舅舅在長沙,租了一個很小很小的房子,現在想想可能就只有幾平米吧,幾乎只放的下一張床,我們就打地鋪睡在地上的,而現在舅舅已經買了一百四十多平的大房子了,可見隨著城鎮化的發展、社會經濟的發展、人民收入的增加,人們的居住環境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改善。 相關文章: 越來越多的90後變成了房東 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已經在慢慢減少了 中國的人口問題的確比較嚴重 特別是這些年中國房地產市場 絕不可能成為未來樓市發展的助推力